![](http://a.nync.com/.jpg!40)
![](http://static.nync.com/main/images/cungg/cq27-min.png)
2020年是我国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关键一年,农民要小康,必须建设美丽新农村,打造宜居新环境。但在很多地区,农村的大气污染和环境污染还很严重,影响了农民生活环境的改善。
时间很快进入10月,各地农村的秋粮收获和耕种已经开启,秋收过后,将逐渐进入农闲季节,冬天也慢慢来临。在这之后的季节里,农村既容易发生一些与新农村建设相违背的事件,为此,随着时间的推移,农村将陆续整治2类现象,需要村干部带头组织,农民积极参与。
秸秆焚烧
秸秆焚烧可以说是农村大气最大的污染源,也是治理起来最令人头疼的事。多年来,秋庄稼收割以后,农民把秸秆留在田里,一把火将其焚烧,因为农民认为秸秆焚烧后,通过土地深耕埋在地里,可以增加肥力,相当于施肥。另一方面,他们现在已经不再需要秸秆烧火取暖或做饭,拉出去处理的话,既费功夫又费时间,不划算。
近两年,国家开始重视农村大气污染问题,开展了“秸秆禁焚”行动,每年的庄稼收割季节,乡镇或村里都会组织人员,到田间地头进行监督制止,拉起横幅宣传。但即便这样,仍然有农民置之不理,为此,今年要加大治理力度,村干部带头做工作,一方面做好农民的思想教育,另一方面也要强化治理措施,对违规人员要进行严厉处罚。
煤炭取暖
10月以后,渐渐进入冬季,农村到了生火取暖的季节,由于农村地区没有实施集中供热式取暖,多年来,农民一直使用煤炭炉子,这样煤炭燃烧产生的烟雾就直接排入大气,如果家家都这样的话,整个村庄上空就会烟雾缭绕,严重破坏了农民的生活环境,也影响了美丽宜居新农村的建设。
最近几年,很多地区的农村开始推广煤改气、煤改电工程,就是说丢弃原来的煤炭炉子,改成用天然气或用电取暖。此项工程,国家投入大量资金帮助农民进行改造,并且在用气和用电方面进行费用补贴。这本是一件大好事,可是很多农民仍难以接受,特别是一些老年人,习惯了过去的取暖方式,也舍不得花钱购买天然气和电。
对此,在入冬以前,农村要抓紧开展“煤改气”和“煤改电”的工作,村干部一方面要靠上去,对于不配合支持的农民做好思想工作,讲明改善环境的好处,另一方面,要积极联系供气和供电部门,不但要做好前期改造工作,还要保障以后气或电的供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