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a.nync.com/.jpg!40)
![](http://static.nync.com/main/images/cungg/cq26-min.png)
大学毕业的刘磊因为父母身体不好,放弃了城里的工作机会,回到家当起了地地道道的种植户。 因为之前没有种过庄稼,父亲给它找了个“师傅”,三大爷是个老庄稼人了,70多岁的他从15岁就开始种地,在村里种庄稼也算是个土专家了。他们在买种的时候却发生了分歧。
收完麦子该种玉米了,三大爷说:“你去镇上西头老李农资店买上五包玉米种吧,帮我也捎上两包,就说要我去年种的那个品种,30块钱一袋。”
最后刘磊买回来的玉米种是60块钱一袋的,而且还买了拌种剂。三大爷非常生气,可是刘磊认为新品种是专家们研究出来的,各方面的表现肯定要比老品种好,产量也会高。
三大爷说:“你买新品种就买新品种了,还买拌种剂干啥子,人家的玉米种都已经拌过种了,瞎浪费钱,这新品种加上拌种剂,一亩地都多花了40块钱,得多卖几十斤玉米才能把这钱挣回来。”
气得急脾气的三大爷差点骂娘,最后三大爷拿着两袋玉米种和拌种剂去镇上换回了自己以前种的老品种,刘磊则坚持自己的想法。
到收获玉米的时候了,三大爷带着讽刺的语气对刘磊说:“磊娃子啊,这玉米也没啥大的区别嘛,除了你的玉米看着长势好点,棒子也还是那么大嘛。”
玉米收回家里晒干后,刘磊又对比了下两家的产量,三大爷家的玉米平均一亩收1000斤,刘磊的玉米平均一亩地收了1300斤。